2023-06-21 09:54:21来源:葡萄酒研究 阅读量:99
产区协同是基础,但中国葡萄酒的转机在渠道和消费!
在6月18日举办的2023“丘山论酒”大会上,来自于河北碣石山产区、宁夏青铜峡产区、山东蓬莱产区、云南香格里拉产区、北京房山产区、甘肃武威产区、新疆天山北麓产区、和硕产区、巴州产区、吉林通化产区、辽宁桓仁产区11个产区代表共同签署了《2023中国葡萄酒产区协同发展丘山宣言》。这也是国产葡萄酒第一次出现以产区协同发展为主题的宣言,是一次行业性的集体行为,会从哪些方面影响到国产葡萄酒的发展进程呢?
《丘山宣言》,“倒春寒”中的“抱团取暖”
经历了疫情三年后,国产葡萄酒目前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产量不足30万吨,产值不足百亿,可以说滑落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点。而从今年1-5月份的情况来看,虽然消费正在复苏,但企业产量和产值仍然在下滑,这种状况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有人认为这是行业在“倒春寒”,这只是一种乐观的看法,谁也无法预料,等到行业出现转机,还有多少企业能“熬”到那个时候。于是,“春天里”的“抱团取暖”就成为一种应对办法,《丘山宣言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。
第十三届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上的产区展位
仔细分析《丘山宣言》可以发现,“四个坚持和四个加强”成为关键。
首先,加强产区自信,坚持酿造中国风味,深入研究“中国风土 世界品质”的内涵和外延,摆脱全套西方葡萄酒价值观,从而形成中国风味,顺应消费需求,拉动内需。
其次,加强科学研究,坚持特色发展,各个产区之间、产品风格之间,因为风土等原因,都有自己的个性。这其中不涉及优劣,只关系风格和特色。这在多元化市场消费过程中,是有利的,要把这种特色形成优势,并把这种优势发挥到最大。
再次,加强交流互动,坚持开放合作,通过展会、论坛、赛事等,扩大产区影响力和美誉度,加强产区互联互动,促进合作、互惠共赢,从而建立竞争、合作的良性循环。
最后,加强品牌培育,坚持构建话语权。要针对市场需求开发不同风格、等级、价位的产品,构建品牌文化,构建中国葡萄酒品质和价值表达体系。
丘山论酒是中国酒业协会和蓬莱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,而此次《丘山宣言》建立在这个基础上,体现出行业发展的需求和产区管理者的态度,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价值。